-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道炎引起尿頻尿急,主要原因包括病原體感染、尿道損傷、尿道梗阻、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習慣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7-11-26 09:11
1.病原體感染:常見的有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它們侵襲尿道黏膜,引發炎癥反應,刺激尿道神經,導致尿頻尿急。
2.尿道損傷:如器械檢查、外傷等損傷尿道黏膜,使其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體侵襲,出現尿頻尿急癥狀。
3.尿道梗阻:尿道結石、尿道狹窄等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積存的尿液滋生細菌,引發尿道炎和尿頻尿急。
4.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減弱時,難以抵御病原體入侵,易患尿道炎,進而出現相關癥狀。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憋尿、不潔性生活、過度勞累等,增加尿道炎發病風險,引起尿頻尿急。
總之,尿道炎導致尿頻尿急的原因多樣。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同時,注意多喝水,保持尿道清潔,避免不良生活習慣。治療期間應遵醫囑,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