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慢性失血會導致貧血。這是因為血液中的紅細胞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長期失血會使紅細胞數量減少,無法滿足身體需求,從而引發貧血。其原因包括消化道出血、月經過多、外傷持續失血等。 1.消化道出血: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導致的出血,若未及時治療,會使血液不斷流失。 2.月經過多:某些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可能引起月經量增多,長期如此易導致慢性失血和貧血。 3.外傷持續失血:傷口未能有效止血,長時間少量出血,也會造成慢性失血。 4.泌尿系統出血:如泌尿系統結石、腫瘤等,引起的長期尿血。 5.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容易出現慢性失血。 總之,慢性失血是導致貧血的常見原因之一。一旦發現有慢性失血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身體變化,如有異常及時診治。
2024-10-25 0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