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圣利 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整復外科
-
面部面積萎縮及不對稱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包括不良咀嚼習慣、單側面部炎癥、神經損傷、骨骼發育異常及肌肉疾病。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7-11-02 15:58
1.不良咀嚼習慣:長期單側咀嚼食物,會導致單側咀嚼肌發達,出現面部不對稱。
2.單側面部炎癥:如腮腺炎、牙齦炎等,炎癥刺激可使患側組織腫脹或萎縮。
3.神經損傷:面神經麻痹等神經損傷疾病,影響面部肌肉運動和營養供應。
4.骨骼發育異常:如先天性顴骨或下頜骨發育不對稱。
5.肌肉疾病:像重癥肌無力,可能導致面部肌肉無力和萎縮。
面部不對稱的原因多樣,若發現明顯不對稱,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