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膝關節骨刺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年齡增長、關節損傷、肥胖、遺傳、過度使用關節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7-10-24 20:33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軟骨退變,骨質增生形成骨刺。日常應注意關節保暖,避免過度勞累。
2.關節損傷:受傷后的關節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骨刺。需注意休息,避免受傷關節再次受損。
3.肥胖:體重過重增加關節負擔,易引發骨刺。應控制體重,合理飲食,適量運動。
4.遺傳: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關節結構異常,易患骨刺。此類人群要更注重關節保護。
5.過度使用關節: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關節磨損加劇。要適當調整工作和運動方式。
6.藥物治療:可使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也可服用氨基葡萄糖促進軟骨修復。但藥物使用應遵醫囑。
7.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癥狀。
8.手術治療:當骨刺嚴重影響生活,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去除骨刺。
膝關節骨刺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日常的關節養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