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棋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膽囊萎縮是膽囊發生的一種病理改變,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癌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同時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很重要。 1.病因:慢性膽囊炎長期刺激膽囊壁,導致膽囊逐漸萎縮;膽結石長期存在,阻塞膽囊管,影響膽汁排泄,引起膽囊萎縮;膽囊息肉若為腺瘤性息肉,有惡變傾向,也可能導致膽囊萎縮;膽囊癌直接破壞膽囊組織,造成膽囊萎縮。 2.癥狀:可能出現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黃疸等癥狀。 3.檢查:通過腹部超聲、CT、磁共振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4.治療:癥狀較輕時,可先使用消炎利膽藥如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膠囊、膽舒膠囊等緩解癥狀。若膽囊萎縮嚴重或存在惡變風險,應及時手術切除膽囊。 5.生活注意:飲食規律,少吃油膩、辛辣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戒煙戒酒。 膽囊萎縮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以促進康復。
2024-10-23 1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毅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二科
-
膽囊是貯藏膽汁的器官,當人進食后,膽囊收縮,大量膽汁由膽囊排出進入十二指腸,參與消化。多年膽囊結石,膽石長期刺激膽囊壁,使膽囊壁水腫、纖維組織增生,膽囊的收縮功能越來越差,甚至完全消失。所謂膽囊萎縮,是一個幾乎完全沒有收縮功能的廢膽囊。喪失了生理功能的廢膽囊對人體沒有用處,由于它是存在于體內的病灶,有“惹是生非”的潛在危險,還可能誘發癌癥。據資料顯示,膽石癥患者發生膽囊癌者達3%~14%,對人體是一個隱患。此時繼續服消炎利膽藥已無意義,應接受醫生建議,及時做膽囊切除為妥。
2024-10-23 19: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萎縮? 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致膽囊壁增厚,膽囊體積明顯縮小者,謂膽囊萎縮。此類病人常有較長的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病史,平素癥狀不明顯,但易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病人除有膽區疼痛不適外,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癥狀,膽囊萎縮屬中醫學的“膽脹”范疇。《靈樞·脹論》云:“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