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棋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道疾病,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膽汁成分異常、膽囊功能障礙等。一般來說,單純吃藥溶石碎石的效果有限,取決于結石的大小、成分、數量、患者身體狀況等。 1. 結石大小:較小的結石可能通過藥物有一定的溶石效果,如熊去氧膽酸。但較大的結石藥物作用通常不明顯。 2. 結石成分:膽固醇結石對藥物的反應相對較好,而膽色素結石則效果不佳。 3. 患者身體狀況:若患者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藥物代謝受影響,溶石碎石效果也會打折扣。 4. 藥物選擇:常用的溶石藥物有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 治療時機:早期發現的結石,及時用藥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結石已經引起明顯癥狀或并發癥,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總之,膽結石的治療不能單純依賴藥物溶石碎石。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2024-10-20 19: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毅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二科
-
口服藥物并不能溶解所有的膽石,只對膽固醇結石有效,且還有一定的適應癥。目前,膽囊切除術仍是治療膽結石的主要手段。但對于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的膽結石,則不一定要馬上手術,除非合并膽囊炎,尤其是反復發作者。然而,想要進行吃藥溶石,并非易事。 首先,口服藥物溶石主要針對膽囊內的結石,而且,還得是膽固醇結石,原因是膽固醇結石是因為膽汁中的膽汁酸減少,膽固醇溶解排泄不快,出現超飽和狀態而形成的結石。溶石藥物就是通過增加膽汁酸,降低膽固醇的飽和度,從而使膽固醇結石得到溶解的。而對于含鈣結石、膽色素結石,口服溶石藥物的效果則很差,甚至完全無效。所以,在選擇藥物溶石之前,要先知道病人的膽囊結石成分究竟屬于哪種。這可通過作B超、X線、膽囊造影或CT檢查來確定。 此外,即便是膽固醇結石,選擇藥物治療,也有一定的適應癥,例如:病人的膽囊功能要良好、膽囊管無阻塞;膽結石最大直徑不能超過15毫米;肝功能要正常;沒有明顯的黃疸、發熱、膽絞痛等表現。 溶石期間,每隔6個月要檢查,臨床上,溶石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鵝去氧膽酸、熊去氧膽酸、牛磺熊去氧膽酸。 鵝去氧膽酸會引起轉氨酶(ALT)增高和腹瀉,且療程長,目前已逐漸退出臨床應用領域。 熊去氧膽酸的溶石作用較鵝去氧膽酸強1.5~2倍,且不良反應較少,療程為6~12個月,療效為50%左右。 牛磺熊去氧膽酸,在國外已應用十余年,近幾年在國內也有報告其效果良好——服藥4個月時,有效率可達50%以上,到6個月時,有效率可達70%以上,且沒有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一般療程4~6個月。 如果選擇了口服藥物溶石,病人就要定期測定肝功能和膽汁生化指標,隔6個月還得作B超檢查,以便動態觀察療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此外,病人還要注意清除誘發結石的因素,如避免高脂肪飲食等。 不過,藥物溶石治療的最大問題是復發。 一般來說,如果結石溶解后馬上停藥,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可能復發。有數據顯示,溶石治療有效的病人中,停藥治療兩年內復發率為50%,5年內復發率為75%。為了減少復發,在結石溶解后,可用鵝去氧膽酸或牛磺熊去氧膽酸(劑量為治療量的1/2或1/3)來進行長期口服維持治療。 正因為口服藥物溶石的療程長,藥物價格較昂貴,療效也欠滿意,部分病人可能還會出現不良反應,且停藥后復發率較高,所以,是否選擇藥物溶石,病人還是應該多聽醫生的意見,慎重考慮。
2024-10-21 0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