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慢性腎臟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包括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臟損傷標志物異常、腎臟病理異常等。其發生與遺傳、基礎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感染、藥物損傷等多種因素相關。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腎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增加患病風險。 2.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會損害腎臟血管和組織。 3.不良生活方式:長期吸煙、酗酒、高鹽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 4.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未及時治療,炎癥可蔓延至腎臟。 5.藥物損傷:長期使用某些腎毒性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某些抗生素等。 6.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可累及腎臟。 總之,慢性腎臟病的成因復雜,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定期體檢、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積極治療基礎病有助于預防和早期發現。若出現水腫、蛋白尿、血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接受規范治療。
2024-10-21 19: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旭生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慢性腎臟病是指腎臟相關檢查出現了異常,如出現血尿、蛋白尿,腎臟活檢病理出現問題,B超檢查顯示腎臟形態改變,或者腎臟功能出現下降等,而且病程持續三個月以上。按照國際上的標準,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第5期即最后一期一般需要依靠透析治療,或者行腎臟移植手術,而1-4期則以保守治療為主。慢性腎臟病3-4期作為透析之前的最后關口,采取各種措施提高保守治療的效果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比較公認的觀點認為,這個階段的治療不僅需要依靠藥物,還要依靠患者本身的生活調理、飲食調養。
2024-10-21 2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