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糖尿病人選擇運動量及方法時,需考慮自身病情、身體機能、運動目標、運動環境和有無并發癥等因素。 1.自身病情:包括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類型。若血糖過高或過低,都不宜立即運動。1 型糖尿病患者運動需更謹慎。 2.身體機能:如年齡、體重、心肺功能等。年齡較大或體重過重者,應選擇低強度、短時間的運動。 3.運動目標:是控制血糖、減輕體重還是增強心肺功能,目標不同,運動方式和量也不同。 4.運動環境:要考慮安全性、舒適性,避免高溫、寒冷或惡劣天氣下運動。 5.有無并發癥:若有視網膜病變,避免劇烈運動;有周圍神經病變,注意足部保護。 總之,糖尿病人在選擇運動量及方法時,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以達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2024-10-21 19: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鶴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內科
-
運動量及方法還應根據不同情況來定,年齡大、體質較差、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等情況者,應做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可散步、做打掃衛生等家務活、上下樓梯、逛商場、老年迪斯科等;而較年輕、無高血壓及心臟病、體質較好者可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一些體育活動。最重要的是要根據運動中、后的感受來判斷。一般來說,運動至輕微出汗,輕微肌肉酸痛,無明顯疲勞感,休息后即可恢復體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運動欲望,此時運動較為適量;如果出大汗、胸悶、氣喘、不思飲食、有明顯疲勞感,休息15分鐘后心率(或脈搏)仍然不恢復,次日周身乏力、酸痛,此時運動為過量,應及時調整。當然監測運動中的脈搏可能是最簡單、最好的辦法。
2024-10-22 0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