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榮振
界首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反應性關節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關節損傷等引起。 1.感染:細菌、病毒、衣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如腸道沙門菌、志賀菌、耶爾森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等。 2.免疫異常:自身免疫機制失衡,導致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關節組織。 3.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的突變或遺傳易感性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4.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可能影響關節健康。 5.關節損傷:關節受到外傷、過度使用或其他損傷,也可能引發反應性關節炎。 總之,反應性關節炎的病因較為復雜,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09-17 1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近年來,大量研究證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與反應性關節炎的發病密切相關。除腸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而致的反應性關節炎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反應性關節炎的另一個常見原因。目前,討論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區別鏈球菌感染后反應性關節炎(PSReA)和風濕熱。Birdi等在2001年對加拿大16所大學附屬醫院的兒童風濕病、心臟病及感染性疾病專科醫師的調查發現,這些醫師對鏈球菌感染后反應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的應用各不相同。有些診斷鏈球菌感染后反應性關節炎的患兒在幾個月后出現心臟炎,而且,不少診斷不典型風濕熱者實為鏈球菌感染后反應性關節炎。
2024-09-18 0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