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抽動癥是一種神經精神障礙,其發病與遺傳、神經遞質失衡、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 1.遺傳:部分抽動癥患者存在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類似疾病者患病風險增加。 2.神經遞質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異常,可能導致抽動癥狀。 3.心理因素:緊張、焦慮、壓力大等不良心理狀態可能誘發或加重抽動癥。 4.環境因素:長期處于不良的生活環境,如家庭關系緊張、學校壓力過大等。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也可能參與抽動癥的發生。 總之,抽動癥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家長和社會也應為患者提供支持和理解,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2024-10-20 20: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媚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抽動癥,又稱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于兒童和青少年期,以快速、不自主、突發、重復、非節律性、刻板、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抽動或(和)發聲抽動為特點的一種復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根據發病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和是否伴有發聲抽動,分為短暫性抽動、慢性抽動及Tourette綜合征(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性抽動障礙)三個臨床類型,三者病因基本上相似。抽動是一種重復的、無目的的肌肉快速收縮,可能與基底節功能失調有關。雖然這是一種不自主運動,但有時也可以有意識地暫時克制。有些正常人(成人或小孩)也可以偶然出現個別肌肉的抽動(例如眨眼、做鬼臉),一般不診斷為抽動障礙。
2024-10-20 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