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大腸息肉切除后有復發的可能性,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息肉的類型、數量、切除是否徹底、術后生活習慣以及患者的遺傳因素等。 1.息肉類型:炎性息肉復發概率相對較低,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絨毛狀腺瘤,復發風險較高。 2.息肉數量:多發性息肉比單發性息肉更易復發。 3.切除徹底程度:若手術切除不完整,殘留的息肉組織易導致復發。 4.術后生活習慣:術后長期高脂、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長期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會增加復發風險。 5.遺傳因素: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史的患者,復發幾率較大。 總之,大腸息肉切除后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腸鏡,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以降低復發的可能。若發現復發,應及時治療。
2024-10-21 1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思德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息肉內鏡切除后,如果飲食、環境等致病因素未能去除,則息肉可能再發。因此,息肉切除后需根據醫生建議定期復查,一般術后每年行結腸鏡檢查一次,如果連續三年未發現新生息肉,可改為每五年檢查一次。
2024-10-21 18:4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