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長期不吃早餐可能會增加患膽囊炎的風險。這主要與膽汁排泄規律改變、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濃縮、膽固醇沉積以及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 1.膽汁排泄規律改變:正常情況下,進食后膽囊收縮排出膽汁。不吃早餐使膽汁在膽囊內停留時間過長,影響排泄規律。 2.膽囊收縮功能減弱:缺乏早餐刺激,膽囊收縮功能減退,膽汁排出不暢。 3.膽汁濃縮:長時間積存膽汁,膽汁中的水分被吸收,濃度升高。 4.膽固醇沉積:濃縮的膽汁易導致膽固醇析出、沉積,形成結石,誘發膽囊炎。 5.細菌感染:膽囊內環境改變,利于細菌滋生繁殖,引發炎癥。 總之,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尤其是按時吃早餐,對預防膽囊炎很重要。如果已經出現膽囊炎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2024-10-09 19: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汝福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通外科
-
膽囊炎的發作和不吃早餐是有直接聯系的。很多人,尤其年輕人喜歡睡懶覺不吃早餐,或把早餐和午飯一起吃,這對膽囊健康非常不利。在夜間,膽汁是儲存在膽囊里,在早晨由于食物的刺激,膽囊會把膽汁排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但如果早上不進食,膽汁就抑制在膽囊里無法排空,而且膽汁是帶有很濃的化學性,若長期儲藏在膽囊內會對粘膜產生刺激,引發慢性炎癥,影響膽囊功能,也容易發生結石、慢性膽囊炎等。
2024-10-10 0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