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導尿的方法主要有間歇性導尿、留置導尿、恥骨上膀胱穿刺導尿等。 1.間歇性導尿:通常用于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通過定期插入導尿管排空膀胱,有助于減少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2.留置導尿:適用于病情較重、無法自主排尿或需要長時間監測尿量的患者。可分為經尿道留置導尿和恥骨上膀胱造瘺留置導尿。 3.恥骨上膀胱穿刺導尿:常用于無法經尿道導尿或需要抽取尿液進行檢查的情況。 4.床邊簡易導尿:在緊急情況下,可采用簡易的導尿方法,但需注意操作規范和無菌原則。 5.兒童導尿:兒童導尿方法與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使用合適尺寸的導尿管,并更加注重操作的輕柔。 總之,導尿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需求,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并嚴格遵循無菌原則,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024-10-09 17: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蔚波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導尿的方法有兩種:間歇性導尿和持續性導尿(留置導尿管)。腎功能正常者,可采取間歇導尿,導完尿即拔除導尿管。如病人全身情況良好,醫護人員可訓練病人自行導尿。尿管經抗菌溶液或沸水消毒后可反復使用幾周,如病人全身情況不佳或有腎功能損害,則須留置導尿管持續引流。間歇導尿多用于女性。而男性尿道較長,且中途有三個生理性狹窄,尿管相對不易插入膀胱,所以也常應用留置導尿管。 不過,持續性導尿易引發尿路感染。而間歇性導尿可使膀胱周期性擴張和排空,接近生理狀態,減少感染發生的機會。所以,間歇性導尿被廣泛采用。一般而言,間歇性導尿每隔4~6小時一次,每天不超過6次。每次導尿量可控制在500毫升以內。導尿期間,病人每日的飲水攝入量大約為2000毫升。每天分3~4次集中飲水,晚上入睡前不再喝水或輸液。避免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水分,使膀胱過度充盈,延長排尿時間間隔。 另外,還需定期檢查尿常規、定期尿培養。如發現尿路感染征象,應及時應用抗菌藥物,必要時酌情采取膀胱沖洗,方能繼續行導尿處理。
2024-10-09 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