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朵患病卻要鼻子用藥,主要是由于耳部與鼻部的解剖結構關聯、鼻部疾病影響、藥物作用特點、鼻腔局部治療優勢以及整體治療需要等。 1.解剖結構關聯:耳部的咽鼓管與鼻部相通,鼻部炎癥易通過咽鼓管影響耳部,治療鼻部有助于改善耳部狀況。 2.鼻部疾病影響:如鼻炎、鼻竇炎產生的炎癥分泌物,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耳部疾病,治療鼻部能從源頭控制。 3.藥物作用特點:部分藥物通過鼻腔黏膜吸收后,能更好地發揮藥效,如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 4.鼻腔局部治療優勢:鼻腔局部用藥能直接作用于病灶,減少全身副作用,如鹽酸氮卓斯汀鼻噴霧劑。 5.整體治療需要:耳部疾病的治療常需綜合考慮,鼻部用藥可作為整體治療方案的一部分,協同發揮作用。 總之,耳朵患病時鼻子用藥是一種綜合考慮的治療策略,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耳部疾病的康復。但具體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024-10-17 19: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濤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患有中耳炎,醫生開滴鼻藥,不是開錯了。耳朵和鼻咽間有一條通道叫咽鼓管。一端開口于耳朵的鼓室,另一端開口于鼻咽部。當患有感冒時,除鼻子通氣不好外,還可影響咽鼓管的通氣和引流。由于小兒的咽鼓管較短,兩端開口近水平位,咽部感染易經此管傳入中耳鼓室,引起中耳炎,出現耳痛、流膿。常用的滴鼻藥多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及血管收縮劑,滴入鼻中可減輕咽鼓管口的腫脹,利于引流,還可直接起到咽部的消炎作用。 應用滴鼻藥時,頭部應往后仰,鼻孔向上,以利藥液流到鼻咽部,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4-10-18 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