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長期流涕導致頭痛和中耳炎,主要是因為鼻腔通道受阻、炎癥蔓延、壓力變化、免疫反應以及咽鼓管功能異常等。 1.鼻腔通道受阻:長期流涕會使鼻腔分泌物增多,堵塞鼻腔,影響呼吸,導致頭部缺氧,引發頭痛。 2.炎癥蔓延:鼻腔的炎癥可能通過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 3.壓力變化:流涕時鼻腔內壓力改變,可能影響顱腦內壓力平衡,引發頭痛。 4.免疫反應:身體長期處于炎癥狀態,免疫反應過度,產生的炎性因子會刺激神經,導致頭痛和中耳炎。 5.咽鼓管功能異常:長期流涕可能影響咽鼓管的正常開放和關閉,使中耳腔的壓力失衡,容易引發中耳炎。 總之,長期流涕不可忽視,若出現頭痛、中耳炎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09-17 19: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濤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鼻子的炎癥可以蔓延到耳朵。因為鼻腔與咽腔相通,而咽部又有一條叫做咽鼓管的管子通到中耳的鼓室。幼兒的咽鼓管很短,且寬而平直,故鼻咽部的感染更易蔓延到鼓室而引起中耳炎。長期流涕,表明鼻咽部有炎癥,有頭痛,可能是中耳炎的膿液壓迫。一段時間后流膿,表明鼓膜已經潰破,膿液對鼓室的壓迫減輕,頭痛也會相應減輕。治療上應用足量的抗菌消炎藥物,局部清洗中耳內的積膿,并用抗菌素溶液灌洗。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難溶的干粉撒入耳道,以免堵塞耳道,妨礙膿液引流,使炎癥向乳突發展,則后果更嚴重,切記!
2024-09-18 0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