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療方法有限。中醫療法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推拿按摩、氣功療法、食療等。 1.中藥調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具有益氣活血、補腎填精、祛痰通絡等作用的中藥,如人參、黃芪、熟地、當歸、川芎、地龍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2.針灸:通過針刺穴位,調節經絡氣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常用穴位有風池、曲池、合谷、足三里等。 3.推拿按摩:緩解肌肉緊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 4.氣功療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有助于增強體質,調節身心。 5.食療: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中醫療法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治療中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不能替代西醫的治療。患者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法,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7 17: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正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ALS的治療是目前國內外醫學界的難題,其確切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確,其發病與病毒感染、免疫缺陷、金屬中毒、缺氧及酗酒、長期接觸射線等因素有關,據筆者觀察,收治的ALS病例中有相當部分是從事電子、化工行業的人員。 該病屬于中醫“痿證”范疇。中醫學理論認為脾主一身之肌肉,脾氣虛弱,可導致四肢肌肉萎廢不用;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結合ALS患者常有肌肉跳動等癥狀,治療上以補益脾腎,養肝通絡為法,常選用黃芪、當歸、五爪龍、全蝎、僵蠶、龍骨、杜仲、雞血藤等藥物,再針對不同的證型,辨證論治,對提高機體免疫力、修復神經細胞,改善肌力,減少肌肉跳動等有較好的療效。
2024-10-17 2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