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脫發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精神壓力、營養不良、感染以及藥物副作用等。 1.遺傳因素:部分脫發具有遺傳性,如雄激素性脫發,常見于男性,多有家族史。 2.內分泌失調: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會影響激素水平,導致脫發。 3.精神壓力: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可能引起休止期脫發。 4.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頭發的生長會受到影響。 5.感染:頭皮發生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等,破壞毛囊,引發脫發。 6.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抑郁藥、化療藥等,可能導致脫發。 總之,脫發的原因多樣。如果出現明顯脫發,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均衡飲食,有助于預防和改善脫發。
2024-10-21 16: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健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脫發可以分多種類型,突然成片(可大可小)的脫發叫“斑禿”,整個頭都脫光的叫“全禿”,額角向后或頭頂頭發稀疏的多是“雄激素性脫發”,大病之后或婦女產后常出現比較均勻的脫發增加為“休止期脫發”,還有些疾病本身有脫發的癥狀,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梅毒、麻風等。 斑禿多見于精神緊張、壓力過度、睡眠紊亂所誘發,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洗漱時突然發現一處甚至多處頭發成片丟失,不痛不癢。及時緩解緊張和壓力、改善睡眠狀況并用藥輔助治療后,脫發可停止發展并逐漸重新長出,但即使積極治療也常需2~3個月才能完全長好。少數病人脫發較頑固,甚至發展至全禿,這些患者以及幼年發生的斑禿常有遺傳基因的基礎。 雄激素性脫發又稱“早禿”,由于此種脫發多伴有皮脂溢出,既往曾稱為“脂溢性脫發”。本病具有一定的遺傳背景,通常在青春期開始表現明顯的脫發,熬夜、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可加速其發生發展。它的發生與雄激素密切相關,患者頭發的生長期縮短,導致生長期頭發數目減少,同時毛囊萎縮,因而頭發逐漸稀少。多數見于男性,但亦可見于女性。女性雄激素源性脫發的患者癥狀相對較輕,多自頭頂部頭發變稀疏,緩慢發展,但不會出現頂部全禿,可以伴有頭皮不同程度的皮脂溢出,表現為頭發較油膩。治療可外用2%~5%的米諾地爾酊,男患者服用非那雄胺片(保法止),每日1片(1毫克)有一定的效果,但需連續服用3個月或以上才能見到頭發生長增加、頭發數量增加和防止繼續脫發的效果。女性雄激素性脫發者可口服螺內酯等有抗雄激素的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而產后出現的休止期脫發,是妊娠和分娩導致身體新陳代謝的改變,生長期頭發提前進入休止期所致,常表現為頭發彌漫性脫落,尤其梳頭或洗頭時發現頭發脫落明顯。休止期脫發經過適當的休息和營養補充,可逐漸自然復原。其他疾病所致的脫發關鍵是治療該疾病。
2024-10-22 0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