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產后媽媽容易出現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盆底組織損傷、激素變化、產程因素、肥胖以及產后恢復不佳等。 1.盆底組織損傷:分娩時胎兒通過產道,會對盆底肌肉、筋膜、韌帶等造成過度拉伸和損傷,導致盆底支持結構減弱,無法有效控制尿液。 2.激素變化: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尤其是松弛素的分泌增加,使盆底組織變得松弛。 3.產程因素:產程過長、難產、使用產鉗等,會加重盆底組織的損傷,增加尿失禁的風險。 4.肥胖:產后體重增加,腹部脂肪堆積,對盆底造成較大壓力,影響盆底功能。 5.產后恢復不佳:產后沒有及時進行盆底康復訓練,或者過早進行重體力勞動,也容易導致尿失禁。 總之,產后尿失禁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產后媽媽應重視自身健康,如有尿失禁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0-23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木彪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醫學中心
-
分娩是造成女性尿失禁的常見誘因,女性在分娩產道擴張的過程中,盆底肌和括約肌可能會受到損傷,特別是分娩過程中胎兒個頭太大、生產時間過長,或使用了臀牽引術、產鉗、胎頭吸引器等手術助產手段時,盆底軟組織可能會受到直接損傷,造成尿道支撐結構受損,直接影響產后盆底肌功能,進而導致了產后尿失禁。產后尿失禁屬于張力性尿失禁,患者打噴嚏、咳嗽、大笑、提重物、體位改變等,導致腹部壓力增加,就會出現不自主的排尿。
2024-10-24 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