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小三陽”肝炎的形成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乙肝病毒感染、免疫狀態變化、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以及合并其他疾病。 1. 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持續存在于體內,不斷復制和損傷肝細胞,可能導致“小三陽”肝炎。例如乙肝病毒的變異株,其致病性可能更強。 2. 免疫狀態變化:機體的免疫功能異常,無法有效清除病毒,或免疫反應過度損傷肝細胞,都可能引發炎癥。 3.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酗酒、過度勞累、熬夜等,會削弱肝臟的功能和抵抗力,增加“小三陽”肝炎的發病風險。 4.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影響個體對乙肝病毒的易感性和肝臟的代謝能力。 5. 合并其他疾病:如患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會影響肝臟的代謝和免疫功能,促使“小三陽”肝炎的發生。 總之,“小三陽”肝炎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乙肝“小三陽”患者,應定期進行肝功能、乙肝病毒 DNA 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肝炎。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維護肝臟健康。
2024-10-17 18: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駱抗先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小三陽”肝炎是從乙肝病毒的4種感染狀況演變而來的,按發生的多少列舉: 一、原來是“大三陽”肝炎,沒有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或者治療失敗沒有改進方案后堅持治療,長期延誤,發展為病情很不穩定的“小三陽”肝炎。由“大三陽”肝炎延誤為“小三陽”肝炎的最多,病情要比“大三陽”肝炎復雜得多,治療要漫長得多,但許多患者反以為是好轉了,而掉以輕心,繼續延誤。 二、原來是“大三陽”肝炎,抗病毒治療有效,肝功正常,病毒陰性,“大三陽”也轉為“小三陽”,成為非活動性攜帶。“大三陽”肝炎如果是用普通干擾素治好的,至少有15%會復發;長效干擾素治好的,至少有5%會復發;用核苷類藥治好的過早停藥,絕大多數在長短不定的時期后會復發。復發后如果又逆轉為“大三陽”肝炎,要好治一些;但大多數成為“小三陽”肝炎,就麻煩了。 三、原來是“小三陽”攜帶,已經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復期。如果飲酒、服用傷肝藥物可以誘發肝炎;也可以沒有誘因就發生肝炎。這種來源的“小三陽”肝炎很少。 四、從“小三陽”肝炎患者直接傳染獲得。這種情況在南歐地區很多,那里的“小三陽”肝炎病毒水平較高,傳染性強;在我國卻非常少,因為病毒水平低,傳染性很弱。
2024-10-18 0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