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吃藥有可能導致脂肪肝,常見原因包括藥物影響代謝、干擾脂肪轉運、引發肝損傷等。如某些抗精神病藥、糖皮質激素、降脂藥等。 1.藥物影響代謝:部分藥物會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過程,例如甲氨蝶呤,影響脂肪的合成與分解平衡,增加脂肪肝的發生風險。 2.干擾脂肪轉運:像胺碘酮這類藥物,可能會阻礙肝臟內脂肪的轉運和排泄,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 3.引發肝損傷:某些藥物如四環素,對肝細胞造成損傷,影響肝臟功能,進而易誘發脂肪肝。 4.藥物的蓄積作用: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他莫昔芬,藥物在體內蓄積,可能影響肝臟脂肪代謝。 5.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因遺傳因素等,對特定藥物更易產生脂肪肝的不良反應。 總之,雖然部分藥物可能導致脂肪肝,但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能有效降低這種風險。如用藥期間出現肝臟相關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4-10-10 20: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金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中心
-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的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長期的喝酒引起的。另外極個別情況下,還有濫用藥物引起的脂肪肝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最常見的脂肪肝類型。目前脂肪肝的發病人群以20—40歲的青年人為主,60歲后的脂肪肝患者比較少見。
2024-10-11 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