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中醫治療乙肝通常會從中藥調理、針灸治療、飲食調理、情志調節以及運動保健等方面著手。通過綜合運用這些方法,來幫助患者改善癥狀,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1. 中藥調理:常用的中藥有茵陳、梔子、黃芩等,這些中藥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的作用。還有柴胡、郁金等,能疏肝解郁。但具體用藥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2. 針灸治療:通過針刺足三里、太沖、肝俞等穴位,調節氣血、疏通經絡,增強肝臟功能。 3. 飲食調理:患者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4. 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為不良情志可能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 5. 運動保健:適當進行如散步、太極拳等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中醫治療乙肝是一個綜合調理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同時,患者應定期進行肝功能等檢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務必遵循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2024-10-15 13: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汪家長 副主任醫師
駐馬店子宮腺肌癥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肝屬木,脾屬土,肝病會損傷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營養吸收不良,反過來自然就會影響肝臟。中醫認為,血瘀是乙肝的主要病機之一。 乙肝血瘀可表現為色晦青、朱砂掌、蟹爪紋、肝腫大、脅下痛、舌紫或舌下靜脈。即使在乙肝病發的初期,也要使用活血通淤的藥,起疏肝達絡功效,以防止淤毒深入。因此,活血化瘀是貫穿于乙肝治療的全過程。
2024-10-16 0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