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崴腳是常見的運動損傷,處理需遵循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及時就醫等原則。 1.休息:立即停止活動,避免受傷的腳負重,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 2.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傷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數次,能減輕腫脹和疼痛。 3.加壓包扎:使用彈性繃帶包扎受傷的踝關節,注意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4.抬高患肢:將受傷的腳抬高,高于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5.及時就醫:若疼痛劇烈、腫脹明顯或無法行走,應盡快前往醫院,醫生可能會進行 X 光等檢查,以排除骨折。 6.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云南白藥氣霧劑、紅花油、扶他林軟膏等藥物緩解癥狀,但要注意避免過敏。 崴腳后正確處理很重要,能減輕癥狀,促進恢復。但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慢性疼痛或習慣性崴腳。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一定要及時復診。
2024-10-13 14: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佛保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崴腳后正確處理可采用四個步驟:休息、冰敷、固定和抬高。 1.休息: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活動?! ?.冰敷:冰敷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受傷后越早進行越好。方法是,取冷水浸透的毛巾敷在受傷處,3分鐘左右更換1次。也可將冰塊、冰水裝入塑料袋中直接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鐘?! ?.加壓包扎:冷敷的同時或冷敷后,可用繃帶、三角巾等布料加壓包扎踝關節周圍,亦可用數條寬膠布從足底向踝關節及足背部粘貼、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無論包扎或用膠布粘貼,均應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使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以減輕對受傷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 4.抬高: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和疼痛。
2024-10-14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