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是有可能引發尿毒癥的。這主要是因為長期高血糖對腎臟造成損害,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其原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病進展以及遺傳因素等。 1. 血糖控制不佳: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損傷腎臟的微小血管,影響腎臟的濾過和代謝功能。 2.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壓會增加腎臟血管的壓力,加速腎臟損傷。 3. 高血脂:高血脂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腎臟的血液供應。 4. 糖尿病腎病進展:若糖尿病腎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漸加重,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5. 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腎臟對高血糖更為敏感,易發生腎損傷。 總之,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干預腎臟損傷,預防尿毒癥的發生。一旦出現腎臟損傷,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
2024-10-17 18: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凡凡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在病程超過15年的糖尿病人中30%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而糖尿病腎病不僅會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同時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尿毒癥)的最主要病因。腎臟疾病一旦進展到尿毒癥期,就只能依靠腎臟替代治療,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對家庭以及社會都造成極大的醫療負擔。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至關重要。
2024-10-17 1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