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下丘腦疾病所致的少汗,癥狀多樣,診斷復雜,涉及體溫調節、激素分泌、自主神經功能等方面,包括體溫異常、激素失衡、精神癥狀、食欲改變、睡眠障礙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7-09-23 14:59
1.體溫異常:下丘腦前部病變可引起高熱,后部病變導致體溫過低。少汗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受損有關。
2.激素失衡:下丘腦釋放激素分泌失常,可造成靶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影響代謝和體溫調節,進而導致少汗。
3.精神癥狀:可能出現嗜睡、失眠、精神失常、癲癇等,這些神經系統癥狀可能間接影響汗腺功能。
4.食欲改變:多食肥胖或厭食消瘦,營養狀況的改變可能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包括汗腺的分泌。
5.睡眠障礙:睡眠質量差,如嗜睡和失眠交替,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生理節律,包括汗腺的調節。
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可能導致汗腺分泌減少,出現少汗癥狀。
總之,下丘腦疾病所致的少汗癥狀診斷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如激素水平測定)以及影像學檢查(如頭顱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明確診斷和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