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通常由于高血壓、腦血管畸形、動脈瘤、腦淀粉樣血管病、抗凝或溶栓治療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出現(xiàn)頭痛、嘔吐、偏癱、失語等癥狀,嚴重時危及生命。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血壓、降低顱內壓、止血、手術治療等。 1.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腦血管壁,使其變薄變脆,容易破裂出血。患者應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纈沙坦等,同時注意低鹽飲食,適量運動。 2.腦血管畸形:先天性腦血管發(fā)育異常,血管壁薄弱,易破裂。可通過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治療方式有手術切除、血管內栓塞等。 3.動脈瘤:腦動脈局部的瘤樣擴張。小動脈瘤可定期復查,大動脈瘤多需手術夾閉或介入栓塞。 4.腦淀粉樣血管病:常見于老年人,淀粉樣物質沉積在腦血管壁。目前尚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 5.抗凝或溶栓治療:使用抗凝藥(如華法林)或溶栓藥(如阿替普酶)期間,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用藥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凝血功能。 總之,腦出血危害較大,一旦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立即就醫(yī)。平時要注意預防,控制好基礎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10-14 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