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鼻腔內出現肉團樣組織,可能是由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血管瘤、鼻腔內翻性乳頭狀瘤、鼻腔惡性腫瘤等原因引起。 1.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竇黏膜的常見慢性疾病,多因變態反應、慢性炎癥刺激等導致。主要癥狀為持續性鼻塞、流涕等。治療常采用鼻內鏡手術切除。 2.鼻甲肥大:通常由于長期慢性炎癥刺激、濫用滴鼻劑等引起。表現為鼻塞、頭痛等。輕者可使用血管收縮劑滴鼻,重者需手術治療。 3.鼻腔血管瘤:多為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可出現反復鼻出血。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激光、冷凍等。 4.鼻腔內翻性乳頭狀瘤:屬于良性腫瘤,但有惡變傾向。病因不明,癥狀有鼻塞、流涕、鼻出血。一般采取手術治療。 5.鼻腔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等,與遺傳、環境、EB 病毒感染等有關。常有鼻塞、鼻出血、耳鳴等。治療包括放療、化療、手術等綜合治療。 鼻腔內出現肉團樣組織的原因多樣,癥狀也有所不同。如果發現此類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濤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首先,必需懂得正常人的鼻的內部結構。人的鼻子內,中間有一骨板分隔為左右兩側鼻孔,外側壁有三個鼻甲,自上而下排列,稱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兩個鼻甲之間有間隙,稱為鼻道,亦即是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只用眼睛自鼻孔朝上看,所見的通道即下鼻道,其上方“肉團”是下鼻甲。 正常人的鼻甲呈肉紅色,大小因人而異,一般如小指尖那么大。其下是有一定大小的空隙,即下鼻道作為呼吸空氣的通道,故正常必然通氣順暢而無阻塞。 前鼻腔發生癌腫的機會極少,一般俗稱鼻癌是指鼻咽癌,位于鼻腔的后部稱為鼻咽部,在前鼻孔是看不到的。至于鼻息肉,它是由于各種原因致鼻黏膜發生變化而成,一旦已發展為息肉,黏膜便失去正常功能,增大的息肉便會阻塞空氣通道而導致持續性的程度可輕可重的鼻塞,還可能導致鼻腔其他合并癥,例如鼻竇炎等。 如果無任何鼻塞、流涕、鼻衄等癥狀,可能是基本正常的下鼻甲。若有經常性的鼻塞、流涕或頭痛、鼻衄癥狀,則還是到附近有耳鼻喉專科的醫院檢查,明確診斷為好。
2024-10-14 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