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下肢腫脹要警惕靜脈血栓,主要是因為靜脈血栓會阻塞血管,影響血液回流,導致一系列危害,如疼痛、皮膚改變、活動受限等。 1.阻塞血管:血栓形成后會占據血管腔,阻礙血液正常流動,使下肢血液淤積,引發腫脹。 2.影響回流:導致下肢靜脈壓升高,組織液滲出增加,加重腫脹。 3.引發疼痛: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產生疼痛,影響正常活動。 4.皮膚改變:可能出現皮膚發紅、發紫,嚴重時出現潰瘍。 5.增加栓塞風險:血栓一旦脫落,隨血流運行,可能堵塞肺動脈等重要血管,危及生命。 總之,下肢腫脹可能是靜脈血栓的信號,一旦出現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2024-09-17 19: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下肢腫脹是一種常見癥狀,引起下肢腫脹的原因有腎病、營養不良等。而下肢深靜脈血栓也會導致下肢腫脹,許多人對此并不了解。一旦出現小腿、大腿或者整條下肢腫脹、疼痛,皮膚顏色加深,有壓痛等,有可能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應及時到醫院確診。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致小腿、大腿或者整條下肢腫脹、疼痛,但疼痛可能并不嚴重,多數為沉重感或鈍痛,臥床或抬高患肢則疼痛會有所緩解。由于靜脈血栓栓塞的癥狀隱匿,患者往往沒有及時就醫。當這些靜脈逐漸形成并脫落,隨靜脈血液回流進入肺部,遇到狹窄的血管時,就很有可能造成肺栓塞,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甚至突然死亡。
2024-09-18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