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由于局部腦或視網膜缺血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以下情況可能適合采用抗凝藥物治療:存在心源性栓塞風險、頻繁發作、血管狹窄嚴重、血液高凝狀態、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等。 1. 存在心源性栓塞風險:如心房顫動、心臟瓣膜病等導致心腔內形成血栓,增加栓塞風險,此時抗凝治療可預防血栓形成和脫落。 2. 頻繁發作:短時間內多次發作的短暫性腦缺血,提示病情不穩定,抗凝治療有助于減少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 3. 血管狹窄嚴重:腦動脈狹窄程度較高,容易形成血栓,抗凝藥物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4. 血液高凝狀態:某些疾病或生理狀態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如惡性腫瘤、妊娠等,抗凝治療能改善這種情況。 5. 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經過抗血小板等常規治療后,癥狀仍持續或反復發作,可考慮抗凝治療。 總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抗凝治療并非適用于所有患者?;颊邞卺t生的評估和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0-09 17: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琴保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神經科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進行抗凝治療不作為常規治療,但臨床上對房顫、頻繁發作TIA或椎—基底動脈TIA患者可考慮選用抗凝治療。對于伴發房顫和冠心病的TIA患者,推薦使用抗凝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除外)。TIA患者經抗血小板治療,癥狀仍頻繁發作,可考慮選用抗凝治療。
2024-10-10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