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粥,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粥的消化吸收快,易導致血糖迅速升高;粥的升糖指數較高;粥的營養成分相對單一;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或作用不足;個體的血糖控制能力存在差異等。 1. 消化吸收快:粥經過長時間熬煮,變得軟爛,容易被消化吸收,進入胃腸道后能迅速轉化為葡萄糖,引起血糖快速上升。 2. 升糖指數高:相比其他主食,粥的升糖指數通常較高,食用后血糖波動較大。 3. 營養單一: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缺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 4. 胰島素問題: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無法有效調節血糖,過多食用粥會加重血糖控制的難度。 5. 個體差異:不同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力不同,對粥的耐受程度也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都應控制攝入量。 總之,糖尿病患者需要綜合考慮飲食的多樣性和血糖控制,盡量減少粥的食用量,選擇更適合控制血糖的食物,以維持血糖的穩定。
2024-10-15 15: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佩如 主任護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進食糊狀或稀的食物,如稀飯、粥等。因為熬粥的時間長,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鏈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糊精比淀粉更易消化吸收,在人體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后,直接升高血糖濃度,即升高餐后血糖,稀飯、粥等糊狀食物加工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則升糖指數越高。
2024-10-16 0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