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糖尿病患者可以經常吃粗糧,但要注意合理選擇、控制攝入量,并結合自身血糖情況。粗糧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血糖控制有益,但也存在一些食用注意事項。 1. 營養成分: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可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如燕麥、蕎麥、糙米等。 2. 血糖影響:能減少血糖波動,有助于維持血糖穩定。 3. 消化負擔:相對精糧,粗糧消化較慢,可能增加腸胃負擔。 4. 選擇種類:不同粗糧升糖指數有差異,要合理搭配,如玉米、小米等。 5. 食用量:過量食用可能影響營養均衡,每餐適量為宜。 總之,糖尿病患者吃粗糧有好處,但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科學安排飲食,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2024-10-13 13: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佩如 主任護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大量進食粗糧,可能使胃腸道“不堪重負”。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容易加重胃排空延遲,可能造成腹脹、早飽、消化不良等。特別是一些兒童和老人,還有一些胃腸道疾病患者,或胃腸功能較弱者,在進食大量粗糧后,出現上腹不適、噯氣、腹脹、食欲降低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 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 大量進食粗糧,在延緩糖和脂類吸收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鈣、鐵、鋅等元素。這對于本身就可能缺乏這些元素的中老年人和患者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對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導致發生低血糖反應。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飲食、運動、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改變或控制不當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生。有些糖尿病患者突然在短期內由低纖維膳食轉變為高纖維膳食,在導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應的同時,也會使含能量的營養素(如糖類、脂類等)不能被及時吸收而導致低血糖反應。這對于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 因此進食粗糧并非“多多益善”,科學的做法是粗細搭配,一般的比例為粗糧1份+3份到4份細糧。這樣既能發揮粗糧的功效,又避免粗糧進食過多產生不良反應。
2024-10-13 2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