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導致排尿自控能力下降或喪失。治療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 1.行為治療:通過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失禁癥狀。 2.藥物治療:使用抗膽堿能藥物,如托特羅定、索利那新,可抑制逼尿肌收縮;使用α受體激動劑,如米多君,增加尿道阻力。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尿失禁患者,可采取尿道中段懸吊術、膀胱頸懸吊術等。 4.物理治療:如電刺激療法、磁刺激療法,刺激盆底肌肉收縮。 5.中醫治療:包括針灸、中藥調理等,幫助調節身體機能。 尿失禁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和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憋尿、過度勞累等。
2024-10-14 13: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忠 主任醫師
云浮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如果是尿失禁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自己采取一些治療措施,比如盆底肌肉康復鍛煉法,通過增強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這種訓練簡單易行、無創無痛、效果好且沒有副作用。患者堅持1-2個月后開始有效果,堅持一年以上則可明顯改善癥狀。 中、重度患者以及經保守治療后效果不佳的,則建議采取手術治療,即經陰道無張力性吊帶術,這是發達國家治療尿失禁的主要方法,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不需住院或住院時間短,且并發癥少。 正確面對、積極治療是戰勝尿失禁的首要條件,既不能因害羞尷尬而默默忍受拒絕治療,也不要自怨自艾,沮喪懊惱,或不把它當回事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024-10-15 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