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需要注意多個方面,包括生活方式調整、盆底肌訓練、控制體重、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合理飲食等。 1.生活方式調整:定時排尿,避免憋尿。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如每 2 - 3 小時排尿一次。 2.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收縮和放松盆底肌肉,每次持續 3 - 5 秒,重復 10 - 15 次為一組,每天進行 3 - 4 組。 3.控制體重:過重會增加腹部壓力,加重尿失禁癥狀。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來控制體重。 4.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長期站立、劇烈咳嗽、搬重物、大笑等。 5.合理飲食:減少咖啡因、酒精的攝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 總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通過注意上述事項,結合醫生的治療建議,有助于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但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
2024-10-23 12: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月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壓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見的尿失禁。作為患者,要避免過分用力,盡量減少必須屏氣使勁的動作或勞動,及時治愈有關可能增加腹壓的疾病,例如便秘、慢性咳嗽和氣喘等。保持外陰部清潔,尿失禁后及時更換內褲,保持干燥。并且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這樣可以有控制地減輕尿失禁的程度。患者在打噴嚏、咳嗽、提重物或彈跳時,應事先縮緊尿道括約肌,以免尿液外漏,在室外時,可使用成人紙尿褲。
2024-10-24 05:1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壓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是排尿障礙性疾患的常見癥狀,本質上是膀胱儲尿功能障礙的表現。尿失禁并非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患累及膀胱、尿道功能的結果。尿失禁的定又是指腹壓增高時(如咳嗽、大笑、提重物、體位改變等)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現象,其過程中無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屬尿道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國際排尿控制研究協會推薦的定又為:尿失禁系一種可以得到證實的、不自主的經尿道漏尿現象,并由此給患者帶來社會活動不便及個人衛生方面的麻煩。這一定義強調了漏尿的客觀性,并將非尿道的漏尿(尿道陰道瘺、膀胱陰道瘺等)排除在外。其發病率在中老年婦女中頗高。國內外文獻報道在15%~45%之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