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孕婦容易得痔瘡,主要與子宮增大、激素變化、飲食習慣、活動減少、腹壓增高這5個因素有關。 1.子宮增大:隨著孕期進展,子宮逐漸增大,壓迫盆腔內的血管,導致痔靜脈回流受阻,容易形成痔瘡。 2.激素變化: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孕激素增多,會使血管擴張,靜脈壁松弛,增加痔瘡發生的風險。 3.飲食習慣:孕婦常因妊娠反應或為補充營養,飲食結構不合理,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容易引起便秘,進而誘發痔瘡。 4.活動減少:孕婦運動量相對減少,腸蠕動減慢,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導致大便干結,排便困難,引發痔瘡。 5.腹壓增高:孕晚期孕婦頻繁咳嗽、長時間下蹲等,會使腹壓增高,影響痔靜脈回流,促使痔瘡形成。 總之,孕婦患痔瘡較為常見,孕期應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以預防痔瘡的發生。若出現痔瘡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14 1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東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
-
在懷孕期間,為了保證胎兒的營養供應,孕婦盆腔內動脈血流量增多;隨著胎兒發育,子宮日益增大,又會壓迫盆腔,使痔血管內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礙;加上孕婦常有排便費力或便秘,使直腸下端及肛門的痔靜脈叢血液瘀積,即可誘發痔瘡或使痔瘡加重,所以,婦女在懷孕期間較易發生痔瘡。
2024-10-15 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