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每 6 個月定期檢查 B 超和 AFP 非常重要,主要是因為能早期發現病變、監測疾病進展、評估治療效果、篩查高危人群以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等。 1. 早期發現病變:很多疾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通過 B 超和 AFP 檢查,能在器官形態和腫瘤標志物方面發現細微變化,為早期治療爭取時間。 2. 監測疾病進展:對于已確診的疾病,如肝臟疾病,定期檢查可了解病情是否加重、有無新的病灶出現等。 3. 評估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B 超能觀察器官結構的改善,AFP 水平的變化可反映腫瘤治療的有效性。 4. 篩查高危人群:有家族病史、長期酗酒、患有慢性肝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檢查有助于盡早發現潛在風險。 5.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根據檢查結果,醫生能更精準地調整治療措施,提高治療成功率。 總之,定期進行 B 超和 AFP 檢查對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保障身體健康。
2024-10-13 14: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駱抗先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80%的肝癌是結節型,長到1公分以上可用影像學檢查如超、加強CT或磁共振等早期檢出,但B超可能不正確,只能作為篩檢,必需由加強CT或磁共振來確診。最初的小肝癌惡性程度較小,醫學中叫做“高分化”,一般在6個月以上腫瘤結節才能增大一倍,所以每6個月檢查一次發現的絕大多數都是2公分以內的“小肝癌”。 “小肝癌”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不僅結節體積小,惡性程度低,生長比較緩慢。肝癌是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但在2公分以內的小肝癌,癌細胞還沒有轉移,經手術切除或射頻消融治療可以獲得最好的效果,是可以根治的惡性腫瘤。 要在“小肝癌”階段就檢查出來,全國有幾百萬肝硬化患者,不可能都定期去做加強CT或磁共振。國際都以每6個月B超來篩查,B超發現小結節再做進一步確診。有些“小三陽”肝炎的患者,可能隱藏著輕度肝硬化,也需要定期篩查。其實,B超最重要的貢獻,是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期篩查疑似肝癌。一般“大三陽”肝炎做B超多數是浪費。
2024-10-14 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