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溫炬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足部感染真菌所導致的足癬,主要有水皰型、浸漬糜爛型、角化過度型三種類型。由于真菌在38℃左右的潮濕環境最易繁殖,所以足癬在夏季的時候最容易發作。足癬雖然是小病,但卻不能忽視,需及時治療,否則真菌可能會傳染至身體其他部位,引起諸如手癬、股癬、甲癬等皮膚頑疾,嚴重者可導致淋巴炎、丹毒,甚者需截肢。足癬的治療多以外用藥物為主,西藥以涂擦抗真菌乳膏為主,中醫則以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為法,煎煮藥水泡腳,這種方法既可以殺菌抑菌,還可以通過泡腳促進血液循環、驅除體內寒邪,在治療的同時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足癬應該根據類型來進行治療: 水皰型:苦參30g,蛇床子30g,大黃30g,黃精30g,明礬(后下)30g,甘草10g,加水煎煮30分鐘。苦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之功效;蛇床子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濕殺蟲止癢之效,苦參配蛇床子外用可增強燥濕殺蟲止癢之功;大黃外用可瀉火解毒,涼血消腫;黃精可外用專治腳癬;明礬性寒,味酸澀,外用主治痔瘡疥癬、水火蟲傷;諸藥配伍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 角化過度型:黃精30g,地膚子30g,明礬(后下)30g,加水煎煮30分鐘。地膚子性寒味苦,具有清濕熱的功效,配伍黃精、明礬外洗具有殺菌抑菌之效,還可使角化的皮膚軟化。 浸漬糜爛型:四黃洗劑(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30g)加水煎煮30分鐘,以紗塊濕敷20分鐘。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強的特點;黃柏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大黃外用可瀉火解毒,涼血消腫;四者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癢的效果。 治療時,每次浸泡25分鐘,每日1次,7日為一個療程,一般連續治療3-4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影響足癬的治療效果,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采取預防措施,如飲食宜清淡,定期晾曬鞋子襪子,保持腳部干爽等,避免交叉感染,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換襪子,不與他人共用鞋襪或浴具等,發病者的家庭成員要同時治療。
2016-03-13 00: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自波
金水膚康皮膚專科門診部
皮膚科
-
足癬,首先考慮是由于真菌感染的原因導致的,可以配合使用維達寧噴劑,而如果出現了腳癬,可以配合使用濕毒清膠囊。如果出現了瘙癢癥狀,可以配合使用金蟬止癢顆粒。
2016-03-13 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