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糖尿病患者預防骨關節病,需從控制血糖、合理運動、均衡營養、定期檢查、注意關節保護等方面著手。 1.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穩定是關鍵。遵醫囑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定期監測血糖,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 2.合理運動: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散步、游泳、太極拳等,既能增強體質,又不過度損傷關節。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負重。 3.均衡營養:保證攝入足夠的鈣、維生素 D 等營養素,多吃乳制品、豆制品、綠葉蔬菜等。 4.定期檢查:每年進行骨關節相關檢查,如 X 線、骨密度檢測等,及早發現問題。 5.注意關節保護:避免長時間蹲跪、爬樓梯,注意關節保暖,減輕關節負擔。 總之,糖尿病患者預防骨關節病需要長期堅持,綜合采取多種措施,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2024-10-22 11: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 主任中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糖尿病會加速骨關節炎的發生。與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大小骨關節病更常見、更嚴重。糖尿病骨關節病指的是作為晚期并發癥發生的糖尿病融骨性變化,通常累及膝與踝關節。一部分關節病變主要是由于神經病變所致;而有一些則是以感染為突出表現,有時易與骨髓炎相混淆。 糖尿病骨關節病的臨床癥狀可以很輕微,而X線檢查結果已很嚴重。因此,許多患者在出現嚴重的骨病癥狀后才到醫院就診。臨床表現及有關的軟組織損傷可以分為四類,即神經病變、有軟組織潰瘍的皮膚病變、關節脫位、關節腫脹和畸形。 對于有糖尿病骨關節病危險因素的患者要加強檢查,并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已知的糖尿病骨關節病危險因素為病程長,長期血糖控制差,有眼底病變、神經病變、腎臟并發癥,尤其是合并有足畸形如下肢或足肌肉萎縮、鷹爪樣趾,壓力點的皮膚增厚,足皮膚不出汗,有周圍血管病變的體征如足發涼、皮膚發亮變薄、脈搏消失和皮下組織萎縮等。 由于糖尿病骨關節病變的直接原因,多半是由于已有神經病變的足受外傷所致,因此預防措施包括注意足部衛生、穿合適的鞋襪,如有骨關節畸形需要穿特制的鞋和(或)采用特殊的鞋墊,要謹慎地去除足底明顯增厚的胼胝,力求平衡整個足部壓力,避免局部受壓過多。對于足部感覺缺失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外傷如燙傷、刺傷等,盡可能地防止足部皮膚感染。 骨關節病的治療首選保守治療,充分地控制糖尿病引發的高血糖是治療的前提,患者常常需要胰島素治療。臥床休息和減輕足部受到的壓力也是基本治療措施。
2024-10-22 1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