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多由小血管病變引起。其特點包括病灶較小、癥狀相對較輕、發病機制復雜等。 1.病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吸煙等是常見誘因。 2.癥狀:可能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但癥狀可能較輕微。 3.診斷:通過頭顱 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4.治療:藥物治療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以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定斑塊。同時,要控制基礎疾病。 5.預防: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 總之,腔隙性腦梗塞雖癥狀相對較輕,但仍需重視,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預防病情進展和并發癥。
2024-10-09 17: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安定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有時醫生會根據CT、核磁共振給病人下腔隙性腦梗塞的診斷,此時病人可根本無任何異常表現,或感覺輕微癱瘓、麻木等。所謂腔隙性腦梗塞就是很小的梗塞,它主要是因為長期高血壓引起的腦微小血管堵塞。腔隙性腦梗塞的一個特點是多發、反復發生,最終可導致病人智能下降,甚至癡呆;或者導致病人癱瘓、麻木、進食困難;或者以后發生嚴重的中風。所以腔隙性腦梗塞雖然早期較輕,恢復較快,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好長期預防再發。
2024-10-10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