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梗死患者的飲食至關重要,應注重營養均衡、清淡易消化、低鹽低脂、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具體包括新鮮蔬果、優質蛋白、粗糧、低脂奶制品、適量堅果等。 1.新鮮蔬果:如菠菜、芹菜、蘋果、香蕉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有助于降低膽固醇,保持血管通暢。 2.優質蛋白:像魚肉、雞肉、豆類等,能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增強身體抵抗力。 3.粗糧:例如玉米、燕麥、糙米等,富含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對心臟的負擔。 4.低脂奶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可補充蛋白質和鈣。 5.適量堅果:如杏仁、核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有益。 總之,心肌梗死患者的飲食調整需要長期堅持,合理搭配各類食物,有助于病情的穩定和康復。
2024-10-17 13: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躍軍 主任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外科
-
心肌梗死急性發作期的飲食應以流質為主,可選用少量菜水、去油過濾肉湯、紅棗泥湯、米湯、稀粥、果汁、藕粉、口服補液等。凡是會引起脹氣的流質如豆漿、可樂盡量不食用,刺激性的飲料如濃茶、咖啡也應禁止。恢復期可進食粥、麥片、淡奶、瘦肉、魚類、家禽、蔬菜和水果。一般建議低鹽飲食,即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2克,每天攝入的醬油不要超過10ml;食物不宜過冷;少食多餐。
2024-10-18 04:3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