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癲癇發作多在睡眠中,主要與睡眠時大腦的生理變化、神經遞質失衡、遺傳因素、睡眠結構異常以及潛在的腦部疾病相關。 1.睡眠時大腦的生理變化:睡眠期間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和抑制性平衡發生改變,使得癲癇發作閾值降低。 2.神經遞質失衡:如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神經遞質減少,或谷氨酸等興奮性神經遞質增多,易引發癲癇。 3.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睡眠中癲癇易感性增加。 4.睡眠結構異常:如快速眼動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的轉換異常,影響大腦電活動,增加發作風險。 5.潛在的腦部疾病:像腦腫瘤、腦血管病等,在睡眠時由于腦部血流和代謝的變化,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總之,睡眠中癲癇發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癲癇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規律作息,避免誘發因素。
2024-10-09 19: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向宇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癲癇發作大多有一定的規律性,約三分之二的大發作病人與睡眠周期有關。一部分多在醒時發作,尤其在早上醒后兩小時內及傍晚發作。這些病人白天測定腦電圖往往呈彌漫性癇性活動或節律改變,這種表現稱“醒性放電”,醫學上稱“覺醒性癲癇”,多見于原發性癲癇。另一部分病人多在睡眠中發作,有的在剛睡后不久,有的在半夜發作。白天測腦電圖大多正常,而在睡眠時,腦電圖表現的癇性活動可增加數倍,醫學上稱它為“睡眠性癲癇”,大多見于顳葉癲癇,還有一些病人發作無定時,多屬于繼發性癲癇,如產傷、腦損傷、腦部后遺癥、腦腫瘤、高血壓腦病等。
2024-10-10 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