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心肌梗塞患者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以維持心臟健康,防止病情惡化。避免以下幾類食物是至關重要的:
2017-08-28 09:55
1. 高脂肪食品:如炸食、肥肉和全脂乳制品,這些食物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臟負擔。
2. 高鹽食物:過多鹽分攝入可能導致高血壓,進一步損害心血管系統。
3. 高糖食物:糖分過高的食品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增加心臟負荷。
4. 刺激性飲品:如咖啡、濃茶和酒精,它們可能引發心律不齊,影響心臟功能。
5. 過量的蛋白質:大量動物蛋白可能增加膽固醇水平,對心臟不利。
心肌梗塞患者應遵循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原則,適量攝取優質蛋白,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品。同時,定期監測身體狀況,根據醫生建議調整飲食計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律的運動,有助于心臟康復。請務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飲食調整。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