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藥物性血尿的成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藥物的直接損傷、過敏反應、腎臟代謝異常、血液系統影響以及原有疾病加重等。診斷需綜合多種方法。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7-08-01 14:10
1.藥物直接損傷:某些藥物如磺胺類(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布洛芬),可直接損傷腎臟血管和腎小球,導致血尿。
2.過敏反應:部分人對某些藥物(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過敏,引發免疫反應,累及腎臟,出現血尿。
3.腎臟代謝異常:如抗腫瘤藥物(順鉑、環磷酰胺),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造成腎臟損傷和血尿。
4.血液系統影響:一些藥物(華法林、肝素)影響凝血功能,導致出血傾向,可能引發血尿。
5.原有疾病加重:本身患有腎臟疾病,在使用某些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后,加重腎臟損害,引起血尿。
總之,藥物性血尿的診斷需要綜合病史、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如尿常規、腎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及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 等)來明確。一旦發現血尿,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并停止可疑的致病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