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焦美芝 副主任醫師
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內科
-
罌粟殼為植物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內含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生物堿類物質。罌粟殼中的生物堿雖然含量較少,但長期食用容易成癮,而且還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可能造成慢性中毒。雖然它與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中的有毒物質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堿等30多種生物堿。罌粟殼不是調味品,而是嚴禁使用的添加劑,政府需要加大打擊力度,嚴防一些不法商販在食品中加入罌粟殼,此外我們個人也是需要加以抵制的。食用添加了罌粟殼的食品危害較大,會使人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癥狀,最終上癮,具有潛在的吸食毒品的傾向,給社會造成了極壞影響,也為給家庭親人帶來痛苦。 要避免食用加入罌粟殼的食物,就是需要識別出食物里有沒有加入罌粟殼,一般可以從以下三點加以識別:
2017-08-04 10:59
第一、從外觀上識別。罌粟殼外觀為棗核形,如鴿子蛋大小,一頭尖,另一頭呈6-14瓣冠狀物。其殼體上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多道刀痕,如果在我們的飲食當中,發現這樣的罌粟殼,是需要立即停止食用的。
第二、初次食用加了罌粟殼的火鍋和鹵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臉微紅、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覺。食用者實際體感除了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外,與火鍋中實際非法加入的罌粟殼含量也有很大關系,正常的飲食,是不會出現這些不良癥狀的,一旦出現,是說明湯材當中是存在問題的。
第三、如果對某種食物產生與往常不同的依賴感,經常想要食用,甚至剛剛吃過還想再吃,不吃就覺得難受,那么通常是說明該食物中含有罌粟殼成份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應盡量避免再次食用,并且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因為水能加快有毒物質的排出,而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物質也可以降低對有毒物質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