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飛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髕骨外皮膚旁局部腫痛,可能由蟲咬、感染、過敏、外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06-17 11:15
1.蟲咬:蟲子叮咬后可能釋放毒素引起炎癥,出現紅腫痛。可先清潔皮膚,外用爐甘石洗劑、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2.感染:如細菌感染,局部會有紅腫熱痛。需使用抗生素,如莫匹羅星軟膏。
3.過敏:接觸過敏原后,局部可產生過敏反應。可涂抹地奈德乳膏。
4.外傷:磕碰等外傷可導致腫痛。輕度可先冷敷,嚴重時就醫。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此處皮膚。需全面檢查,根據情況治療。
總之,髕骨外皮膚旁局部腫痛的原因較多,應注意觀察癥狀變化,必要時就醫明確診斷,遵醫囑用藥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髕骨骨折? 髕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髕骨通過杠桿作用能使股四頭肌力量提高約30%,尤其在伸直膝關節的最后10°-15°時,髕骨的作用更顯重要。髕骨骨折后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甚至造成終生殘疾。由于髕骨切除后可導致永久性的膝關節功能受限。伸膝力量減弱,并可引起股四頭肌萎縮。因此髕骨骨折后應盡量保存髕骨的完整,不主張進行髕骨切除。髕骨與股骨內外髁的前方形成髕股關節,髕骨骨折后應盡量恢復關節面的平整,以減少創傷性髕股關節炎的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