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病患者通常需要進行多種檢查,包括血清學檢查、尿液檢查、肌電圖檢查、肌肉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和評估病情。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7-01-05 20:38
1.血清學檢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是診斷肌病的重要且敏感指標,常在臨床癥狀出現前就已升高。此外,血清肌紅蛋白(MB)、血清丙酮酸酶(PK)、醛縮酶(ADL)、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GOT)、谷丙轉氨酶(GPT)等也可能增高,但并非肌病的特異改變,敏感性也相對較低。
2.尿液檢查:通過檢測尿液中的某些成分,輔助判斷肌肉損傷情況。
3.肌電圖:能幫助了解肌肉的電生理活動,判斷是否存在神經肌肉病變。
4.肌肉活檢:這是診斷肌病的重要手段,通過對肌肉組織進行病理分析,明確肌肉病變的性質和類型。
5.其他檢查:如影像學檢查(如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觀察肌肉的形態和結構變化。
總之,綜合運用這些檢查方法,可以更準確地診斷肌病,為后續的治療提供依據?;颊邞巴庒t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