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躍飛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基底節血腫通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動脈瘤、血液病、腦外傷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7-01-03 11:11
1.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長期高血壓導致血管壁損傷,脂質沉積,易引發血管破裂出血。
2.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如動靜脈畸形,血管結構異常,增加出血風險。
3.動脈瘤:血管壁局部薄弱膨出,破裂后可導致血腫。
4.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影響凝血功能。
5.腦外傷:外力沖擊損傷腦部血管。
6.抗凝或溶血栓治療:使用相關藥物不當可能引起出血。
7.淀粉樣血管病:血管壁淀粉樣物質沉積,使血管變脆。
了解基底節血腫的病因有助于早期預防和及時診斷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