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熱性驚厥是小兒常見的驚厥類型,涉及發病年齡、誘因、癥狀、診斷及預后等。其多發生于特定年齡段,由感染等因素引發。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6-12-09 08:23
1.發病年齡:多見于 6 個月至 3 歲的小兒,6 歲后大腦發育完善,驚厥通常緩解。
2.誘因:常出現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體溫上升至 38℃以上時。
3.癥狀: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強直和陣攣性抽搐,多伴有意識障礙。
4.診斷:需排除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異常。
5.預后:絕大多數預后良好。
6.治療:一般采取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體溫、預防再次驚厥等措施。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水合氯醛等藥物止驚。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
總之,熱性驚厥雖然常見,但家長仍需重視,一旦孩子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又稱高熱驚厥,是小兒最常見的驚厥之一,多見于半歲至6歲間,1歲半是高峰,隨年齡增長而漸少,男多于女。一般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體溫上升過程中大于38℃以上出現驚厥,排除顱內感染和其他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異常,就可以診斷高熱驚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