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劉萍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稻田皮炎是在稻田勞動中因多種原因引發的皮膚病的統稱,在水稻種植區常見,需重視。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6-11-13 22:07
1.病因:主要包括長時間浸漬、機械性摩擦、寄生蟲感染等。
2.癥狀:浸漬糜爛型表現為皮膚紅腫、糜爛;動物尾蚴皮炎會有瘙癢、紅斑。
3.危害:影響勞動能力,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感染加重。
4.診斷:通過癥狀表現、勞動史等進行診斷。
5.治療:外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等,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藥。
6.預防:勞動時穿防護衣物,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稻田皮炎雖常見,但通過有效預防和及時治療,通常預后良好。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稻田皮炎? 稻田皮炎(rice field demadtis)是在稻田(或水田)勞動中由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多種皮膚病的總稱。我國種植水稻的地區分布很廣,本病在水稻區發病率很高,是一種常見的農民職業性皮膚病。本病在臨床上有兩種類型,一是浸漬糜爛型皮炎,中醫稱為“承潰爛瘡”,俗稱“爛手爛腳”、“水毒”;二是動物尾蚴皮炎,俗稱“鴨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