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腎咳是中醫病癥名,指咳嗽與腎相關。其成因復雜,包括腎陰虛、腎陽虛、腎氣不固、腎不納氣、腎精不足等。 1.腎陰虛:腎陰虧虛,虛火內生,灼傷肺津,導致咳嗽。常見癥狀有干咳少痰、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治療常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2.腎陽虛: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肺臟,出現咳嗽。表現為咳聲低微、形寒肢冷、夜尿增多等。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調理。 3.腎氣不固:腎氣虧虛,失于固攝,影響肺氣宣降,引發咳嗽。多伴有氣短、自汗、尿頻等。可考慮金鎖固精丸。 4.腎不納氣:腎氣虛衰,氣不歸元,肺氣上逆而咳。常有呼吸淺短、動則氣喘等。七味都氣丸對此有一定療效。 5.腎精不足:腎精虧損,肺失濡養,導致咳嗽。常伴早衰、健忘、發脫齒搖等。可選用五子衍宗丸。 腎咳的治療需綜合調理,除了用藥,還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飲食有節。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3 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