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物作用機制及對胎兒影響如何
抗癲癇藥物的作用部位在大腦神經細胞,作用機制為影響細胞間遞質的功能,這種機制在癲癇病人可以控制發作,對健康人就是不利的,可以出現一些神經系統的癥狀像頭痛、頭暈、記憶力低下等。抗癲癇藥物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同樣影響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引起大腦本身或其他器官的發育障礙,更確切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全部常用的一線抗癲癇藥物都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幾乎各個臟器均可以出現畸形,以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最常見,如智力低下,面容畸形,還可以有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或顱裂。其他器官如肢體、心臟也是常出現畸形的部位。 父親服用抗癲癇藥物對子女的影響不大,母親在早孕期問服用抗癲癇藥物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第一次發現妊娠期服用抗癲癇藥物造成胎兒發育畸形是在1963年,直到1968年經過科學的對照研究明確證實抗癲癇藥物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完全健康的父母生的子女也可以有畸形,但出現率僅為2%,這其中包括非常輕的發育異常,像躅趾比其他腳趾短,但是服抗癲癇藥物的母親比健康母親的畸胎率要1.5~2.5倍。雖然患有癲癇但不服抗癲癇藥物,這樣的母親胎兒畸形率并不比健康母親高,因此抗癲癇藥物是罪魁禍首沒有任何疑問,動物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癲癇病母親孕期服用抗癲癇藥物胎兒畸形率雖然不高僅4%,最高的報告為9%,具體到母親個人如果生出畸形兒就是百分之百,對她的巨大打擊是可想而知的,這會使使整個家庭蒙上陰影,甚至可以使一個美滿的家庭破裂。能預防這種不幸事件的發生是最理想的。 對于女性育齡婦女及其家屬都應該了解物對胎兒的影響,應該在未能停前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發作完全控制并且停成功再考慮懷孕。如果在發作尚未控制仍在服中懷孕,會造成治療上的兩難境地,停發作加重對胎兒不利,不停又有造成胎兒畸形及母親妊娠期合并癥增加的可能。
2016-10-21 11: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抗癲癇藥物作用于大腦神經細胞,通過影響細胞間遞質功能控制癲癇發作,但也存在不良反應,且能經胎盤影響胎兒發育,其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晰。包括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 1.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腦神經細胞,干擾神經遞質傳遞。 2.控制發作機制:調節神經細胞興奮性,抑制異常放電。 3.不良反應:常見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癥狀。 4.對胎兒影響:可致胎兒大腦及其他器官發育障礙。 5.藥物舉例:卡馬西平用于部分性發作;丙戊酸鈉對多種類型有效;苯妥英鈉適用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 總之,抗癲癇藥物作用機制復雜,使用時需權衡利弊,嚴格遵醫囑,孕婦更應謹慎。
2016-10-21 11: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全部常用的一線抗癲癇藥物都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幾乎各個臟器均可以出現畸形,以中樞神經系統畸形最常見,如智力低下,面容畸形,還可以有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或顱裂。其他器官如肢體、心臟也是常出現畸形的部位。 父親服用抗癲癇藥物對子女的影響不大,母親在早孕期問服用抗癲癇藥物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第一次發現妊娠期服用抗癲癇藥物造成胎兒發育畸形是在1963年,直到1968年經過科學的對照研究明確證實抗癲癇藥物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完全健康的父母生的子女也可以有畸形,但出現率僅為2%,這其中包括非常輕的發育異常,像躅趾比其他腳趾短,但是服抗癲癇藥物的母親比健康母親的畸胎率要1.5~2.5倍。雖然患有癲癇但不服抗癲癇藥物,這樣的母親胎兒畸形率并不比健康母親高,因此抗癲癇藥物是罪魁禍首沒有任何疑問,動物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癲癇病母親孕期服用抗癲癇藥物胎兒畸形率雖然不高僅4%,最高的報告為9%,具體到母親個人如果生出畸形兒就是百分之百,對她的巨大打擊是可想而知的,這會使使整個家庭蒙上陰影,甚至可以使一個美滿的家庭破裂。能預防這種不幸事件的發生是最理想的。 對于女性育齡婦女及其家屬都應該了解物對胎兒的影響,應該在未能停前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發作完全控制并且停成功再考慮懷孕。如果在發作尚未控制仍在服中懷孕,會造成治療上的兩難境地,停發作加重對胎兒不利,不停又有造成胎兒畸形及母親妊娠期合并癥增加的可能。
2024-10-15 1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