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不規律服藥的危害及應對策略
由于癲癇是慢性病,藥物治療的患者需要長期按療程服藥,這是藥物治愈癲癇的首要原則。個人因素對癲癇的治療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人不能堅持規律服藥,間斷服藥的危害可能比不服藥更大。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與遺傳、腦部損傷、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藥物治療是控制癲癇發作的重要手段,但不規律服藥危害較大。包括影響治療效果、增加發作頻率、產生耐藥性、加重病情、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等。 1. 影響治療效果:藥物需要在體內達到一定濃度才能發揮作用,不規律服藥導致血藥濃度不穩定,難以有效控制癲癇發作。 2. 增加發作頻率:未按時按量服藥,不能有效抑制大腦異常放電,使得發作更加頻繁。 3. 產生耐藥性:間斷服藥易使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后續治療效果不佳。 4. 加重病情:頻繁發作會對大腦造成進一步損害,影響認知功能和神經發育。 5. 增加不良反應風險:不規律用藥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引發更多不良反應。 總之,癲癇患者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規律服藥。治療癲癇的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患者要定期復查,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控制病情。
2016-10-18 11: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助理醫生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癲癇的診斷必須明確,對可疑的病例不能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長期用藥的毒副作用應考慮在內。 對存在促發因素的癲癇,在沒有消除促發因素之前就迫不及待用藥,如低血糖、糖尿病、酗酒或一些藥物及環境因素引起的癲癇,用藥效果差。 臨床上許多醫生在診斷為癲癇后,不做任何影像學的檢查就不顧后果地用藥,導致許多不適合長期用藥的病人長期服藥。 所以需要估計反復發作的機會和抗癲癇治療改善這些機會的程度,只有當這種發作反復的危險性超過藥物在醫學及社會心理上的危險性時,用藥才是合理的。
2016-10-18 11: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實習醫生
九江泌尿科醫院
全科
-
癲癇的診斷必須明確,對可疑的病例不能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長期用藥的毒副作用應考慮在內。 對存在促發因素的癲癇,在沒有消除促發因素之前就迫不及待用藥,如低血糖、糖尿病、酗酒或一些藥物及環境因素引起的癲癇,用藥效果差。 臨床上許多醫生在診斷為癲癇后,不做任何影像學的檢查就不顧后果地用藥,導致許多不適合長期用藥的病人長期服藥。 所以需要估計反復發作的機會和抗癲癇治療改善這些機會的程度,只有當這種發作反復的危險性超過藥物在醫學及社會心理上的危險性時,用藥才是合理的。
2024-10-15 23:05
-